繼佛山后,萬億GDP城市東莞也全域取消樓市限購
全國統一客服熱線(1):0766-838-9156 熱線(2):0756-363-1462用戶至上,用心服務,用戶至上,用心服務,,真誠溝通,熱情,耐心,敬業。解決客戶問題。繼佛山后,萬億GDP城市東莞也全域取消樓市限購
繼佛山之后,同為大灣區重點城市的東莞也全面取消了限購政策。
東莞住建局今日發布公告,12月26日起,取消東莞市莞城街道、東城街道、南城街道、萬江街道、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五個地區的限購政策,另外新房和二手房需要網簽滿3年或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。除了這五個區外,其他區域內,二手房暫停限售,新建住房實行3年限售期。
東莞一共有33個鎮街,在這之前,其他28個鎮已經在7月份取消限購,本次取消剩下的5個限購區,意味著東莞成為大灣區城市里,繼佛山之后又一個全域取消限購政策的城市。
這兩個城市不僅在GDP規模排名上接近,在政策執行上也類似,都是全面退出限購,但新房增加限售的模式。
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,東莞以退出限購,限售取代限購的模式,與不久前佛山的做法完全一致。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后,擴大內需、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,已經成為樓市的主題之一。在這之前,促轉型、防風險、保民生是樓市的主題。在這之后,穩增長(或擴內需)、防風險、保民生是樓市的主題了。

根據東莞住建局公布的數據,11月份莞城街道、東城街道、南城街道、萬江街道、松山湖區的新房成交均價分別為26105元/平、33594元/平、40003元/平、31995元/平、59882元/平,均高于東莞一手房成交均價的24770元/平,不過這五個區并不都是均價最高的地區,部分靠近深圳的街鎮,其實均價更高。
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,今年東莞樓市已經經歷了四輪調整。2022年4月30日,東莞宣布自5月1日起恢復個稅購房政策,優化人才購房和新入戶購房等政策。5月14日,東莞住建局出臺“莞七條”,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,限售期由3年調整為2年,另外二孩三孩家庭,可以多購買一套住房。
7月4日,東莞宣布將住房限購區域縮小為莞城街道、東城街道、南城街道、萬江街道、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解除28個鎮的限購政策。本市戶籍家庭在限購區域內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,暫停向其銷售限購區域內的新房,非本市戶籍家庭在限購區域內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,暫停向其銷售限購區域的商業住房(含新房和二手房)。
8月26日,東莞宣布下調房貸利率,貸款購買首套非普通住房的居民家庭,最低首付款比例由40%調整為30%。有1套住房或有一次房貸記錄的,原購房貸款已結清的,最低首付款比例由40%調整為30%;未結清的,最低首付款比例由50%調整為40%。
其中7月放開限購力度最大,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樓市回暖。
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,1-6月東莞樓市成交量都在低位運行,上半年TOP20企業合計銷售凈額為304.5億元,大概只有全年同樣統計水平的1/3。但是7月解除限購后,東莞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76萬平米,環比增加2倍,成交面積45.7萬平米,環比增加1.7倍,政策對樓市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。
此前佛山全域解除限購,后續成交量也是明顯回暖?硕鸨O測的數據顯示,佛山解限的當周,售樓部來訪人氣成為近兩個月來人氣第二高,僅次于國慶黃金周,近期新房網簽數量也持續上升,50周(12月12日-12月18日)住宅成交面積20.19萬平方米,環比增加27%。
不過政策拉動作用一般很難維持較長時間,以東莞為例,8月雖然下調了房貸利率,但住宅成交量已經開始回落。中指研究院數據指出,7-8月因為利好政策刺激,迎來恢復期,但是“金九銀十”表現不及預期,11月出現年末翹尾行情。
綜合全年來看,克而瑞數據顯示,2022年1-11月,東莞TOP20房企累計流量銷售金額達905.61億元,同比下降34.5%,TOP20房企累計流量銷售面積達295.92萬平米,同比下降37.2%,萬科、保利發展、碧桂園分別位列流量金額和流量面積排行榜前三。
在剛剛結束的東莞四輪土拍中,2022年東莞累計成交土地20宗,成交宗數同比下跌38%,成交面積251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50%。
隨著2022年土拍和樓市成交雙雙遇冷,未來許多城市可能都會繼續出臺松綁政策。
僅在12月,已有廈門、武漢、佛山、鄭州等多個二線城市宣布放松限購,12月21日,南京宣布,外地人在南京買房不再需要社保,提供半年及以上居住證明即可購房,成為首個取消外地購房者社保、個稅要求的核心省會城市。
對于近期多城樓市政策的調整,李宇嘉還表示,近期熱點城市的樓市支持政策,說明新一輪需求端的政策紓困已經開始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中,房地產被放在了防風險一欄中,但促進“住房改善”被放在了擴大消費和內需一欄中。汽車、住房等大宗消費,對擴內需的貢獻非常大。特別是七普數據反映出來的住房改善,將是未來住房消費的主力。
1、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。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北國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北國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- 七天5板!与荣耀“传绯闻”,妖股英飞拓还能疯多久
- 美股今年三大“压舱石”板块 明年仍大有用武之地?
- 俄乌战争与鹰派央行夹击 欧股将遭遇2018年以来最差一年
- 律师解读“红牛大战”,天丝集团发布声明:判决存重大错误将上诉
-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迎制度新突破 金融稳定法有望2023年出台
- 盘前双双大跌30%!证监会:取缔!
- 行业观察|这家公司的养老Y份额凭什么能破亿?
- 2022年澳大利亚养老基金下跌4.3% 创08年金融危机来最差表现
- 球王贝利留下1亿美元净资产!去世前仍领着养老金,曾和彪马合作出广告史上的经典之作
- 吴晓波年终分享:未来的市场将永久属于长期主义者
- 疫情冲击与外需下行累及营收 预计明年企业盈利温和修复11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